重力探勘:揭開地表下的秘密
布格異常 (Bouguer Anomaly) 詳解
各位同學好!今天我們將學習地球物理探勘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:布格異常。透過它,我們能夠「看透」地表,了解地底下到底藏了些什麼!
第一站:惱人的地形!自由空間重力異常
我們在地面上測量重力時,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「高度」。測站越高,離地心越遠,重力就越小。為此,科學家提出了「自由空間校正」,把所有測點的重力值都校正到同一個基準面(通常是海平面)上。經過這個校正後得到的,就是「自由空間重力異常 (Free-air anomaly, $$\Delta g_{fa}$$)」。
聽起來不錯,對吧?但問題來了,請看下圖:

自由空間重力異常雖然校正了「高度」,卻沒有考慮到測站下方多出來的岩石質量。山區的測站下方有厚厚的岩石,其引力會讓重力觀測值偏高;而谷地的測站下方岩石較少,觀測值就相對偏低。這導致自由空間重力異常曲線看起來就像是地形的翻版,完全掩蓋了我們真正想找的地下深處的「質量異常」(Mass Excess/Deficiency)。
第二站:剷平那座山!陸地上的布格校正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法國科學家皮埃爾·布格 (Pierre Bouguer) 提出了一個絕妙的構想:既然是山脈的「額外質量」在搗亂,那我們就在計算中把它「剷掉」吧!

这个「剷除」的過程,就是布格校正 (BC)。我們把測站和海平面之間的岩體,簡化成一個密度為 $$\rho$$、厚度為 $$h$$(即測站海拔高度)的「無限大平板」(Infinite Slab)。

這個無限大平板產生的重力吸引力可以透過以下公式計算:
其中,$G$ 是萬有引力常數。將常數代入並整理單位後,我們得到一個更實用的公式:
在公式中,$$\rho$$ 的單位是 $$g/cm^3$$,$$h$$ 的單位是公尺 (m),而 BC 的單位是毫伽 (mGal)。一般我們假設地殼的平均密度 $$\rho$$ 為 2.67 $$g/cm^3$$(花崗岩的典型密度),公式就變成:
這意味著,海拔每升高約 9 公尺,我們就需要從觀測值中扣除約 1 mGal 的重力效應。
第三站:真相大白!布格異常 ($$\Delta g_B$$) 的誕生
將自由空間重力異常減去布格校正,我們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「簡單布格異常($$\Delta g_B$$)」:
現在,讓我們看看施展了這個魔法之後的效果:

看到了嗎?原本劇烈起伏的自由空間重力異常(虛線),在經過布格校正後,變成了平滑的布格異常曲線(實線)。這條曲線不再隨著地形起舞,而是直接反映了海平面以下的密度變化:
- 曲線正值區(隆起):對應到地下的「質量過剩」(Mass Excess),代表此處的岩石密度可能比周圍要高。
- 曲線負值區(凹陷):對應到地下的「質量虧損」(Mass Deficiency),代表此處的岩石密度可能比周圍要低。
第四站:潛入深海!海洋上的布格校正
那麼,在海上測量重力時該怎麼辦呢?海上的測站(船)基本上就在海平面上($$h=0$$),所以陸地上的那套校正似乎用不上。但別忘了,我們的基準是假設整個空間都被密度為 2.67 $$g/cm^3$$ 的岩石填滿。
然而,測站下方是密度僅約 1.03 $$g/cm^3$$ 的海水!相對於岩石,海水是一個巨大的「質量虧損」。因此,海洋的布格校正,可以想像是把海水「抽乾」,然後「灌入」標準密度的岩石來填補這個質量虧損。
我們要校正的是海水和岩石之間的「密度差」($$\rho_w - \rho_c$$)。其校正公式為:
代入海水密度 $$\rho_w = 1.03 \ g/cm^3$$ 和岩石密度 $$\rho_c = 2.67 \ g/cm^3$$,以及水深 $$h_w$$:
這裡的 $$h_w$$ 是水深。注意,這個校正值是負的!
因此,計算海上的布格異常時,公式變成了:
也就是:
沒錯,在海上,我們是將一個正值「加」回自由空間重力異常上,以彌補海水造成的質量虧損。
總結與應用:所以,我們找到了什麼?
布格異常是重力探勘的基石,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張地底下的「密度地圖」。
- 正布格異常 (Positive Anomaly):可能暗示著有高密度的礦體(如鐵、銅礦)、基性火成岩侵入,或是地殼深部的隆起。這是礦產探勘的重要指標!
- 負布格異常 (Negative Anomaly):可能代表著低密度的沉積盆地(可能蘊藏石油和天然氣)、鹽丘構造(油氣儲集的良好構造)、岩漿庫(地熱或火山活動的線索),或甚至是地下的洞穴(工程地質應用的重點)。
小小補充:在地形非常崎嶇的地區,我們還會做一個「地形校正 (Terrain Correction)」,把測站旁邊的山峰和峽谷的引力影響也考慮進去,得到「完全布格異常 (Complete Bouguer Anomaly)」,結果會更加精確!
希望今天的課程能讓大家對重力探勘有更深入的了解。下次當你看到一張地形圖時,不妨想想,如果我們能「剷平」這些山巒,地底下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?這就是布格異常帶給我們的獨特視角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