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vel Time Tomography 原理說明

二維走時層析成像範例 (4x3 網格)

二維走時層析成像 (Travel Time Tomography)
4x3 網格計算範例

這是一個具體的 4x3 網格範例,旨在詳細說明走時層析成像的完整計算流程。我們將從一個假設的「真實」地下模型出發,計算出理論的走時數據,然後展示如何建立反演問題的數學模型。

第 1 步:定義「真實」的地下速度模型

在現實中,此模型是未知的。在此範例中,我們預先設定一個真實模型,以便計算出「觀測」走時。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透過這些走時數據,反推回這個初始模型。每個格子大小為 1km x 1km。

真實速度 (vj) 分佈 (km/s)

v1: 4.0
v2: 4.0
v3: 4.0
v4: 4.0
v5: 4.0
v6: 2.0
v7: 4.0
v8: 4.0
v9: 4.0
v10: 4.0
v11: 5.0
v12: 4.0

對應的真實慢度 (sj = 1/vj) 分佈 (s/km)

s1: 0.250
s2: 0.250
s3: 0.250
s4: 0.250
s5: 0.250
s6: 0.500
s7: 0.250
s8: 0.250
s9: 0.250
s10: 0.250
s11: 0.200
s12: 0.250

第 2 步:定義射線路徑並計算「觀測」走時

假設我們有三條來自不同地震事件的射線,被不同測站記錄下來。

射線路徑示意圖


      R2    R3

      v     v

   +--S3---+-----+-----+-----+

   |  \ 1  |  2  |  3  |  4  |

   +-----\-+--|--+-----+-----+

S1->|  5  | \6 /|  7  |  8  | -> R1

   +-----+--|-\-+-----+-----+

   |  9  | 10|/ 11 | 12  |

   +-----+---S2--+-----+

        
  • 射線 1 (水平):穿過格子 v5, v6, v7, v8。每個格子內路徑長度為 1 km。
    走時 T1 = (1/4.0) + (1/2.0) + (1/4.0) + (1/4.0) = 1.25 秒
  • 射線 2 (垂直):穿過格子 v10, v6, v2。每個格子內路徑長度為 1 km。
    走時 T2 = (1/4.0) + (1/2.0) + (1/4.0) = 1.00 秒
  • 射線 3 (對角):穿過格子 v1, v6, v11。每個格子內路徑長度為 √2 ≈ 1.414 km。
    走時 T3 = √2 × (1/4.0 + 1/2.0 + 1/5.0) = 1.414 × 0.95 = 1.343 秒

由此,我們得到了觀測數據向量 d

d = [ T1, T2, T3 ]T = [ 1.25, 1.00, 1.343 ]T

第 3 步:建立 G 矩陣與線性方程組

現在,我們假裝不知道真實的速度模型,僅利用觀測到的走時和射線路徑,來建立求解未知慢度 s 的方程組 d = Gm

根據公式 Ti = ∑ lij ⋅ sj,我們得到:

T1 = 1⋅s5 + 1⋅s6 + 1⋅s7 + 1⋅s8 = 1.25
T2 = 1⋅s2 + 1⋅s6 + 1⋅s10 = 1.00
T3 = √2⋅s1 + √2⋅s6 + √2⋅s11 = 1.343

將其寫成矩陣形式 d = Gm 如下:

[
1.25
1.00
1.343
]
=
[
000011110000
010001000100
√20000√20000√20
]
[
s1
s2
...
s12
]

第 4 步:求解問題與解釋

我們現在面臨一個核心問題:我們有 12 個未知數 (s1 到 s12),但只有 3 個方程式。這在數學上稱為 欠定問題 (Underdetermined Problem),它有無窮多組可能的解。

現實中的解決方案

  • 更多的數據: 在實際研究中,我們會使用成千上萬條射線,使得方程式的數量遠大於未知數的數量,形成一個 超定問題 (Overdetermined Problem)
  • 使用反演算法: 對於超定問題,通常使用最小平方法 (Least Squares) 來找到一個最佳解,這個解能讓模型計算出的走時與觀測走時的誤差最小。

結果品質分析

  • 高解析度區域: 像格子 s6,由於被多條、來自不同方向的射線穿過,其速度值會被良好地約束,解出的結果將非常接近真實值。
  • 低解析度區域: 像格子 s3, s4, s9, s12 等,沒有任何射線穿過。我們完全沒有關於它們的資訊,因此其解出的速度值是不可靠的。

最終,當電腦程式解出所有12個慢度值後,我們將其轉換回速度 (v = 1/s),並用顏色繪製成圖,就完成了地下的速度結構成像。

留言